秋冬季传染病及防护建议

发布者:孙思奇发布时间:2023-09-27浏览次数:10

秋冬季气温变化较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蔓延。加强秋冬季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行性感冒

(一)基本知识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流涕则较轻。该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或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可反复发病。

(二)防护建议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9-10月即可开始接种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适当参加运动锻炼,规律作息,增强体质;

4.出现症状应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

二、病毒感染性腹泻

(一)基本知识

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故又被称为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tis)。其中轮状病毒(Rotavirus)、诺病毒(Norovirus)和肠腺病毒(Entertadenovirus,EAV)是引起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传染性很强,主要以“粪—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各种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免疫力正常者病程短,多呈自限性,恢复后无后遗症。

(二)防护建议

1.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防止病从口入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

4.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若感染,请及时就医。

三、支原体肺炎

(一)基本知识

又称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MP感染全年散发,北方以冬季、南方以夏秋季为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嗽较为剧烈,时间可达数周之久。MP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学校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爆发流行。目前尚无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

(二)防护建议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注意室内卫生,勤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注意手卫生。

四、肺结核

(一)基本知识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可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结核杆菌可通过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尤其好发结核病。

(二)防护建议

1.接种疫苗,这是预防该病的有利武器。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

3.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

五、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一)基本知识

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24和肠道病毒70感染引起本病传染性强,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眼脸红肿、结膜充血、流泪、眼痛畏光可有脓性分泌物可伴有结膜下出血及角膜炎多数1-2周自愈。主要经手或直接接触眼睛的污染物品而感染儿童与成人均易感。

(二)防护建议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

2.不与别人共用毛巾、眼部药物、眼部化妆品或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

3.触摸眼睛前后要彻底洗手,最好不要用手触摸眼睛。

六、流行性腮腺炎

(一)基本知识

是由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 parotit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早期患者及阴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

(二)防护建议

1.勤开窗通风,勤洗手、勤晒被、勤锻炼及多喝水;

2.及时就诊和隔离治疗;

3.流行季节不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七、水痘

(一)基本知识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可伴有中低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高峰。水痘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二)防护建议

1.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2.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

3.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八、猴痘

(一)基本知识

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感染猴痘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瘙痒、疲劳、肌肉酸痛、背痛、咽痛、口腔溃疡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区别于水痘的特征。目前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非洲啮齿类动物可能为其自然宿主。本病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猴痘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伤处、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飞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二)防护建议

1.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与陌生人发生危险性行为;

2.如果成为密切接触者,按照相关部门的指导,积极进行健康监测并规范行为,有症状及时就诊;

3.因为目前国内暂时没有上市的预防猴痘的疫苗,因此要注意日常的防护。